第一篇:职业中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xx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xx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如东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推进职教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我县中等职教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狠抓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xx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如东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意见》,加强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研究、教师业务等方面的管理;组织学习并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在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防范违法犯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管理水平。
2、推进课程改革,改革课堂教学。
组织全县职业学校广大教师学习《xx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领会课改精神,加强教师培训,营造课改氛围,选择重点和特色专业实施课改试点,形成并总结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县职教课程改革提供示范或参考;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抓实教研科研,促进教师发展。
进一步增强全县职业学校的教科研意识和氛围,切实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努力做到教研科研一体化,教研科研服务教学需求,通过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丰富学生活动,促进能力培养。
组织开展学生技能竞赛,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开展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企业(行业)文化教育等活动,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敬业爱岗意识;开展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开设相关选修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1、组织教学督查。县局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学督导和检查工作,了解全县各职业学校贯彻执行《xx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如东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意见》情况,并将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各校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2、做好全县各职业学校外出实习学生情况的跟踪调查,并落实学生外出实习管理责任。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在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本学期首先做好全县所有的在外实习学生情况的跟踪调查,按人头填写跟踪情况登记表。各校要落实学生外出实习管理责任,同时要安排相关教师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防范违法犯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组织职教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和沙龙活动。本学期将围绕职教课程改革分层、分学科(大类)组织课程改革培训和课改沙龙活动,以提高广大教师职教课改意识和能力。
4、选择相关学校和专业实施课程改革试点。将于学期初选定1-2所学校3-4个专业作为全县课改试点学校和试点专业,按照《xx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课改组织,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观开发课程,初步构建“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到xx年底形成初步成果——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专业指导方案(初稿)、部分课程标准(初稿)。
5、组织全县职教课程改革现场推进会。拟定于xx年1月份在一所试点学校召开全县职教课程改革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交流试点学校(专业)课改情况、部署xx年全县职教课程改革总体任务和要求。
6、组织教学公开课、优秀课评比、集体备课等常规性教研活动和职教论文评选。本学期将正常举行县公开课、市县优秀课评比活动;学期末还将组织职教论文评选,优秀论文送市职教学会参评;同时将抓好集体备课,因为目前新的县中心教研组还没有建立,所以本学期集体备课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进行。
7、组织职教课题研究及相关培训。本学期将组织各校教科研管理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微型课题研究的培训;同时组织教师申报县级职教教研课题,并做好课题申报和审批工作,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职教教学改革、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8、研究制订我县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要求。本学期我们将会同教育局人事科共同拟订我县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并组织各校讨论,征集意见。
9、组织学生技能竞赛和学生作品展示。初定于xx年12月份组织第五届全县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具体方案待后拟定。同时拟举办学生作品展示,特别是学生创新作品的展示。
10、组织开展主题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群体性学生文体活动(竞赛)。拟分别于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组织开展主题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群体性学生文体活动(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暂定为“孝敬老人”,文体活动初定为学校广播操比赛。
第二篇:职业中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xx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xx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如东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推进职教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我县中等职教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狠抓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xx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如东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意见》,加强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研究、教师业务等方面的管理;组织学习并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在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防范违法犯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管理水平。
2、推进课程改革,改革课堂教学。
组织全县职业学校广大教师学习《xx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领会课改精神,加强教师培训,营造课改氛围,选择重点和特色专业实施课改试点,形成并总结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县职教课程改革提供示范或参考;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抓实教研科研,促进教师发展。
进一步增强全县职业学校的教科研意识和氛围,切实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努力做到教研科研一体化,教研科研服务教学需求,通过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丰富学生活动,促进能力培养。
组织开展学生技能竞赛,促进学生职业技 ……此处隐藏3910个字……生对照自己编的报纸和老师编的报纸有何区别,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到文本框的线条和颜色还不够完美。学生就在上课时带着问题认真听讲“文本框的设置”,这是“word”教学中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学习“word”的整个软件呢?如果把所有的内容都详细地讲一下,学生恐怕一学期也学不完、学不好。所以我们应该去粗取精,把常用的几方面讲讲,剩下的让他们去看看“帮助”,或者点一下。
(二)仔细研究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差异设计课堂内容,做到因人施教。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是几十个学生,尤其是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节学 1
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需要因人施教。计算机教师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教学更需要因人施教。幸好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因人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布置每个学生都可以做的开放性任务,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另外,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也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设计几套任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最基本任务。例如上面的例子:“文本框的设置”这一内容,对于没学过计算机的学生只要求他们会插入文本框,能够填充颜色的设置线条就可以了,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版式的设计,以及与其他图形的组合。当然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应随时适当调配,如有时间,可让后进生把下面的几个步骤也操作一下。这样既能顾全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促进(请您支持:wWw.)学生的有序发展。
二、从教学策略方面着手构思有效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师不仅在备课设计上要求精益求精,在教学策略上也要讲究好的学习方法。计算机教学中有类似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共性,也有区别于其它的教学个性。怎样才能结合计算机的特点,挖掘它的内在有效性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呢?这也是值得计算机教师积极探讨的,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重视传统的按部就班法。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计算机,学习操作比较复杂、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或技能点时,教师可以采用“老师教一步,学生练一步”的方法,就是教师演示完一个动作单元(一个操作)或技能点(若干个操作),然后学生依照教师的操作再做一次。对这类知识或技能点,教师表达要简洁通俗、细致易记,以使学生逐步理解练习,绝不可为了教学进度而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讲得过多,学生一知半解,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比如,我们在讲“windows xp”时不能一节课把全部的内容都讲完,而应分单元:这一节主要讲授有关“文件夹”的知识,下一节主要讲授有关“工具栏”的知识。要做到学生“吃得下”才算好,因为课堂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操作的能力。
(二)采用问答式教学法。
孔子说得好:“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除了
学生要好问,教师通过提问法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尤为重要。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清晰、方式灵活。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插入”过程中鼠标的指针变换尤其重要,提问时要针对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提问:当鼠标指针出现双向箭头的时候表示怎样?(大小改变)当鼠标指针出现“横向和纵向双箭头交叉型”的时候又表示怎样?(可以移动文本框)而怎样的鼠标指针才能插入文字呢?(“i”形)再通过此提问大家,是不是当鼠标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对其它对象的操作合适呢?(是)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结合实践操作能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三)利用形象的“比喻”用语教学学法。
计算机的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师用专业的术语去分析学生可能会感到很模糊,如果用最贴切的事物进行比喻,会让他们感觉到学计算机原来很简单。举个例子,“网页浏览”中的“添加收藏夹和整理收藏夹”这一节类似于学生利用讲义夹对试卷的处理,所以事先我先带了一个试卷夹——“多格”的和各门功课的试卷。我先问学生:上次我们上网通过许多好的网页可以查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而这些好的网页希望下次来可以快速地打开,有什么好的操作方法呢?网页的网址收藏有点类似我们试卷的收藏,我们考试考了以后各门功课的试卷都有,为了便于下次能快速找到试卷,我们通常放到试卷夹里。而收藏夹就是把要浏览的网址放到收藏夹里面。试卷不会只有一张,会有很多,那怎么样可以更快地找到它们呢?那就需要整理一下,把相同的科目放在一起(同一格内),类的收藏夹中也可把同类的网页放在一起,而有些试卷类型相似的或者今后用不到的整理后扔掉。同样,有些网页我们不再光顾了可以把它删掉。这样学生对于学习收藏夹感到轻松、明了、好理解。
(四)采用“故错”分析教学法。
心理学家鲁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word”时,输入文章时我特意漏了好几个字,这时学生说,“这个句子不通,是不是错了?”我就引出,“怎样把文字插进去呢?”接着讲解文字的插入。把整篇文章只输成一段,怎样分段?就这样,学生在找错误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文字的处理。
(五)利用学生自主教学法及时实施应用能力评价。
一节课上完之后,教师确定题目由学生收集素材并创作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评价,作为他们过程学习的成绩。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抽几个学生,让他们也来当一回“老师”,站到讲台上演示操作给全班同学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他们的同学,这样学生会感到在计算机课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也提高了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提高了信息素养能力和应用软件操作水平。
四、课外重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指导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进行适当教育,可使学生了解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中,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对计算机产生强烈的爱好。
(二)培养学生善观察、勤思考的习惯。有学生说,为编制一份小报,他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注意观察各种报纸的版面设计和各种广告设计。平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展示电脑作品,并且每学年尽量从网上下载大量的作品,让学生多见识课外的知识,做到让学生也参与。
(三)重视感情投资: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
(四)实行自主教学,发挥学生的优势。平时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讨,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走上讲台讲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则对其进行充分的点评和指导。在课堂上允许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对一些电脑感观强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要求他们课外辅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更好的教学构思、策略,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计算机教师应努力去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信息,以真正发挥计算机课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