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乙己》 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来塑造人物的艺术。
2、人物形象的分析。
3、体会作品精巧含蓄的构思。(主要是文中安排几处笑的巧妙之处)
4、由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重点】
1、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来塑造人物的艺术。
2、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1、体会作品精巧含蓄的构思。
2、由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设想】
由学生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切入所讨论的问题;课堂多放给学生,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深入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内容。
【教学材料】
学生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孔乙己》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讨论“窃”、“偷”二字的意义的区别导入。(大家认为“窃”和“偷”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呢?……但有一个人却认为“窃”不是“偷”,他就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性格异常的人物。)
二、看自己班同学表演的“孔乙己”(附学生课前的表演录相)
1、看完后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
2、指出你认为同学表演中不足之处。
三、分析人物
1、分析主要人物孔乙己:
⑴孔乙己的扮演者谈感受。
⑵其他同学批评指正(教师深入引导并整理)。
(此步的目的是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分析人物)
2、短衣帮:
⑴短衣帮的扮演者谈感受。
⑵其他同学批评指正(在此过程中教师深入引导,抓住笑来分析)。
(此步目的是学习体会文章的巧妙构思)
3、掌柜的:(据时间来定,如时间不足,可先不讨论。)
⑴掌柜的.扮演者谈感受。
⑵其他同学批评指正(教师深入引导并整理)。
四、讨论主题
1、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2、本文揭露的主题。(师生共同讨论。)
五、进行总结
1、总结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提出。)
2、总结孔乙己性格特征及文章主题。
六、课堂延伸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
这个网站《孔乙己》 教案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总课时
《孔乙己》教学研究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体会这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2、通过品读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3、抓住小说中环境描写(社会)的语言,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重点:体会这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抓住描写社会环境的语言,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指名一学生回答,或通过多媒体展示。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当时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1916年初,北洋政府的一些规定,是封建复古主义的再现,鲁迅很气愤。孔乙己那样的生活,人们已忘记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仍在,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为拯救青年一代,避免其重蹈覆辙,鲁迅先生选择社会一角——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生活,通过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启发读者思考当时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从而达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目的。
三、初读感知
1、学生默读文本,初步感知文章,理解字词
①读准字音:阔绰(chuò) 羼(chàn) 拭(shì) 绽(zhàn)出
②理解词语
舀 蘸 荤菜 阔绰 笔砚 颓唐 附和 惋惜 间或 绽出 营生 不屑置辩
污人清白
2、自由诵读,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意。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明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穷,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臭架子;“唯一”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表明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孔乙己的地位
明确:“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说明 1
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孔乙己的结局
明确:“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
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四、快速浏览文本,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1、学生阅读文本,首先自己概括,再交流讨论
2、指名回答,然后教师作出归纳。
明确:(1)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2)酒客们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茴”字。(4)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5)孔乙己给孩子们茴香豆吃。(6)孔乙己被打折腿。
3、按着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指名理清本小说情节结构。
五、小结课堂
六、知识点整理
七、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再读文本,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的形象。(这一环节应让学生多花点时间讨论)
1、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 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 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做灵魂伤疤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自己清白但又 偶尔偷窃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从不拖欠酒钱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识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但又 屡遭冷遇的人。
孔乙己是个屡被讥笑但又想和人交流的人。
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无人关心,可有可无的人。
2、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形象。
明确:孔乙己地位低下但又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又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又自欺欺人;遭人嘲讽但又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命运凄苦但又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当然,他也有善良、质朴的一面。
二、合作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这一环节应让学生多花点时间讨论)
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要求学生探讨时要紧扣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并做到有理有据。
2、教师归纳明确:
(1)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把孔乙己推上了死路。
(2)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成了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成了任人取笑践踏的对象。
(3)封建文化的毒害,使孔乙己不仅不能成才,反而成了不会营生的可怜虫。
(4)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奴隶地位,反而嘲笑更不幸的孔乙己。
三、课堂小结
本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活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具体体现。
四、知识点整理
五、布置作业
整理课堂笔记。
第三课时
一、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方法
学生通读全文,思考: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讨论后明确:
1、概括介绍: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1)孔乙己第一次出场(要求学生朗读并简要分析)(2)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要求学生朗读并简析)(3)断腿前后两次肖像的对照,更加显出他的遭遇之悲惨。
3、语言描写:
如: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死要面子、怕人嘲笑)“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迂腐不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4、神态描写:
睁大眼睛(极力想为自己争辩,维护做人的尊严)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酒客的讥笑戳痛他内心的伤疤)
5、动作描写:
如:“便排出九文大钱”的“排”,表现出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向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表明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他掩饰自己虚荣的心理。
“摸出四文大钱”的“摸”,表明孔乙己穷酸潦倒到了极点,他的境地非常悲惨。从“排”到“摸”的动作变化,说明孔乙己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穷酸潦倒至极。
“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的“走”,“走”字十分贴切,“走”本来只适用于脚,而孔乙己却用“手”来“走”,说明了孔乙己只能用手支撑身体的全部,腿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惨重,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此时的孔乙己已全无人的尊严,更突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二、研读探讨
1、学生阅读课文前三段,并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科举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和“长衫主顾”两大不同的社会群体,表现了当时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学生通读4—12段,讨论:文中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笑?作者用笑声来
3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讨论后明确:
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这哄笑主要来自于“短衣帮”,他们也是受苦人,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对孔乙己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色彩,,小说以“乐境”写哀,更见其哀。也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别具,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
3、小说没有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小说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给读者以真实感,“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见证者,小说以一个纯真的少年的视角来写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映照出社会的冷漠,更富有感染力。
三、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揭示了民众的思想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
四、拓展思维
假如孔乙己终于“进学”而后中举,他的生活状况会如何?
五、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爱穿长衫的孔乙己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悲剧也值得我们深思,面对变革的时代,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是否有勇气脱下那一身“长衫”呢?为师者愿孔乙己的悲剧不要在我们身上重演。
六、学生知识点整理
七、布置作业
完成慧学篇
板书设计:
孔乙己偷窃挨打好喝懒做
封建社会制度(悲剧的制造者)民 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