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兴农的典型经验材料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与其说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还不如说是科技产业化能力的竞争。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只有当农民提高了接受能力,掌握了农业科技,才能形成新的生产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尽管三河市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整体而言,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从文化素质看,目前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10的半文盲,科盲则为数更多。从技能素质看,目前农村普遍缺乏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多数农民还是按传统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然而,提高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做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具体措施为:
一、结合扫盲,宣传科普知识。
我们要在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通过村街的文化室、图书室、文体中心,在农闲时向村民整日开放,满足村民随时看书、读报的愿望,从而,达到对我市1/10半文盲进行全面扫盲的目的,并不断地利用广播电视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引导他们逐步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对科学产生兴趣,有学科学、用科学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举办农民培训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我们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使科学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市、镇农技站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到田间一边实际操作,一边传授技术,并编写出实用技术资料到村街培训时发给农民,有条件的村街还用录像、印发科技小报等形式培训农民,培训内容要通俗易懂,学以致用,让广大农民学后能及时地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生产力。今年已有5000多名农民参加了田间技术培训,这种培训深受农民欢迎。
三、办好农广校,培养农村专业人才。
农广校是采用面授和广播电视、文字声像等为媒体进行远近距离相结合的、形象教学的农业成人专业学校,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就地入学的特点,很适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不脱产学习。现在不少专业户、示范户让自己的子女参观农广校大专班学习,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取得结业证书,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教兴农的进程。他们中不少参加了农广校三年制学历班的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已成为当地中等农业科技人才。
四、发动农民订阅《农民报》、《科技报》等报刊。
农业方面的报刊是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的综合性报刊。它们实用性强、信息量大、通俗易懂,是帮助农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不少村街的种植户都订阅技术专报和专刊,从中学习技术或搜集各种信息。因此在全市发动农民订阅各种农业知识报刊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手段,是花钱少,见效快提高农民素质的好方法。
我们知道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一方面,为了全面提高我市农民的整体素质,市农业局和各镇领导尤其是主抓农业的领导已把提高农民素质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作为开发生产力来抓,制定了长期规划,防止一曝十寒。为了让广大农民都有参加学习的机会,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是科教兴农的需要,是自己的义务,势在必行。他们还因地制宜地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如学习场地的安排,培训资料的发放和设备的购置等。另一方面,广大农技干部也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需要的培训内容和适合的培训方法。根据不同的农时季节,及时传授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新成果,并配合有关部门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二篇:科技兴农的典型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科技兴农的典型经验材料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与其说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还不如说是科技产业化能力的竞争。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只有当农民提高了接受能力,掌握了农业科技,才能形成新的生
产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尽管三河市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整体而言,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从文化素质看,目前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10的半文盲,科盲则为数更多。从技能素质看,目前农村普遍缺乏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多数农民还是按传统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然而,提高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做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具体措施为:一、结合扫盲,宣传科普知识。我们要在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通过村街的文化室、图书室、文体中心,在农闲时向村民整日开放,满足村民随时看书、读报的愿望,从而,达到对我市1/10半文盲进行全面扫盲的目的,并不断地利用广播电视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引导他们逐步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对科学产生兴趣,有学科学、用科学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二、举办农民培训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我们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使科学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市、镇农技站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到田间一边实际操作,一边传授技术,并编写出实用技术资料到村街培训时发给农民,有条件的村街还用录像、印发科技小报等形式培训农民,培训内容要通俗易懂,学以致用,让广大农民学后能及时地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生产力。今年已有5000多名农民参加了田间技术培训,这种培训深受农民欢迎。三、办好农广校,培养农村专业人才。农广校是采用面授和广播电视、文字声像等为媒体进行远近距离相结合的、形象教学的农业成人专业学校,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就地入学的特点,很适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不脱产学习。现在不少专业户、示范户让自己的子女参观农广校大专班学习,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取得结业证书,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教兴农的进程。他们中不少参加了农广校三年制学历班的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已成为当地中等农业科技人才。四、发动农民订阅《农民报》、《科技报》等报刊。农业方面的报刊是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的综合性报刊。它们实用性强、信息量大、通俗易懂,是帮助农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不少村街的种植户都订阅技术专报和专刊,从中学习技术或搜集各种信息。因此在全市发动农民订阅各种农业知识报刊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手段,是花钱少,见效快提高农民素质的好方法。我们知道提高农民素质 ……此处隐藏5424个字……闹完了,她开始重新选择消费者群体,她种的特菜开始被一些中高收入者、大酒店、大宾馆接受,销路打开了,春节期间一茬菜收入就达18万元。意志在大地上励炼
自古创业多艰险。xx年踌躇满志的**又将规模扩大到了100亩,大棚增加到了13架,总投资达到80万元,她暗暗把xx年定为自己的跨越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7月6日,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冰雹把她的喜悦一下子打到了九霄云外。倾刻间,大棚内一片狼籍,一堵堵墙轰然坍塌。
她挺直腰杆站起来,走出去一次又一次赴清徐、长子考察学习,仔细观察各处雨水冲刷下仍然屹立的大棚,研究它们的结构,学习它们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训。回来后在废墟上又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实践。她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决心不耽误第一茬菜上市,她跑到**、**找工程队在正月里赶到她的蔬菜基地开工了。一架架经过改进的大棚再次在青青园里崛起。第一茬鲜菜适时进入市场。不但挽回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而且获得纯利32万元。
科技在大地上推广
**是一个知恩感恩、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有志青年。她成功了,青青园不仅能为她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而且通过自己的先进技术和销售网络为本村和周边的283户5000亩商品菜生产基地,提供强有力的种苗源头保障、种植管理、防病治虫及科学技术培训、采收、保鲜、包装、配送等一条龙服务。每年为农民增加100多万元的收入。
她在扎根农村,依靠科技兴农富民的自主创业中,带动一方农民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坚持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把科技推广在大地上。2014年仲夏,**在送科技下乡服务中得知辛安泉镇涧口村20多户种菜专业户连年减收,她立即观察土质查看苗情。找准原因后,她当场给大家讲解了更换品种、技术革新、种名优特菜,保增产增收的整改方案。并帮助他们引进优质、高产、无公害的品牌特菜——苦苣,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经过试种,当年见效。
**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传授科学技术,培训防治病虫灾害技能,提高种植效益,成为本村的科技示范户和科技推广能手。**获得省、市和全国多项殊荣之后,面对成绩更加冷静,她开始从更高的层次,更近的角度审视青青园的现在和未来。2014年她的机械化大棚增到20架,总投资达260万元,年收入150万元;新发展订单农业500余亩。2014年她的公司把新的市场潜力品种杭椒、苦苣、川心莲,推向农户基地,园区扩建现有的贮藏保鲜及市场配送设施,争取单位品种以100亩的基地产量与市场对接,带动更多的农户增产增收,兴农富民。
在2014年的**市三级干部暨劳模大会上,这位依靠科技自主创业的青年女状元表示决心要一辈子在青青园中耕耘,利用自己的品牌、技术、销售,将更多农户联结在一起,当好探索农业产业化之路的排头兵。
第五篇:自主创业科技兴农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在**省**市提起回乡中专毕业生**的名字,人们总是翘起拇指,心服口服地夸“她是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科技兴农”的女状元。
从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她创建了**市青青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农户成立金田特菜合作社、**市特种蔬菜专业技术协会;注册了“青青园“商标;配送中心把新鲜特菜长年远销到**、**、**等全国大中型城市;番杏、香芹、水果玉米、草莓等基地已成熟稳定地带动周边近200多个农户种植大棚特色菜300余亩,使他们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500元,户均收入1.8万元;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定期进行新品种技术培训,按采收季节评比种植状元与采收技能标兵,实现农户种植效益与个人价值最大化。其注册商标被评为“**省十佳农产品品牌”、“**省着名商标”、公司、协会被评为“**省民营科技企业”、“**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先进服务机构”、“**省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科110服务站”、“**市绿色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基地”、“**市十佳科普示范基地”。
理想在大地上实践
**是一个一直想做城里人的农村姑娘,从金融中专学校毕业后,进入农行**市郊区支行工作。短短的两年时间从一个对业务知识一窍不通的打字员而一跃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会计员。然而,好景不长,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改革浪潮将临时工的她第一个被压缩回家。情绪低落的她随丈夫回到了丈夫的家乡——**市史坊村。
她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又回到农村,没有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她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当农民也要当出个样子来。”
从此,她踏上自主创业艰辛之路。通过对市场调查了解到特色菜具有价格良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受人们欢迎,市场需求大并具备观光价值,于是她选择具有广阔前景的特色蔬菜种植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承包了村里30多亩土地,找亲戚朋友筹了20万元钱,又在银行贷了50万元,建起了蔬菜大棚。水灵灵的樱桃萝卜长起来了,娇滴滴的法国香芹长出来了,年轻的她觉得很欣慰。然而由于选错了消费群体的时候,一车车樱桃萝卜、香芹无缘进入消费者口中就烂掉、倒掉,她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爬在爱人的肩膀上嚎啕大哭。哭完了,闹完了,她开始重新选择消费者群体,她种的特菜开始被一些中高收入者、大酒店、大宾馆接受,销路打开了,春节期间一茬菜收入就达18万元。
意志在大地上励炼
她挺直腰杆站起来,走出去一次又一次赴清徐、长子考察学习,仔细观察各处雨水冲刷下仍然屹立的大棚,研究它们的结构,学习它们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训。回来后在废墟上又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实践。她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决心不耽误第一茬菜上市,她跑到**、**找工程队在正月里赶到她的蔬菜基地开工了。一架架经过改进的大棚再次在青青园里崛起。第一茬鲜菜适时进入市场。不但挽回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而且获得纯利32万元。
科技在大地上推广
**是一个知恩感恩、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有志青年。她成功了,青青园不仅能为她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而且通过自己的先进技术和销售网络为本村和周边的283户5000亩商品菜生产基地,提供强有力的种苗源头保障、种植管理、防病治虫及科学技术培训、采收、保鲜、包装、配送等一条龙服务。每年为农民增加100多万元的收入。
她在扎根农村,依靠科技兴农富民的自主创业中,带动一方农民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坚持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把科技推广在大地上。2014年仲夏,**在送科技下乡服务中得知辛安泉镇涧口村20多户种菜专业户连年减收,她立即观察土质查看苗情。找准原因后,她当场给大家讲解了更换(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品种、技术革新、种名优特菜,保增产增收的整改方案。并帮助他们引进优质、高产、无公害的品牌特菜——苦苣,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经过试种,当年见效。
在2014年的**市三级干部暨劳模大会上,这位依靠科技自主创业的青年女状元表示决心要一辈子在青青园中耕耘,利用自己的品牌、技术、销售,将更多农户联结在一起,当好探索农业产业化之路的排头兵。
范文网【www.】
文档为doc格式